|
摘要 黑洞一直被看成是神秘而奇异的天体.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观测证据证明它们的存在,但有关这些天体形成的原因,仍存有许多问题.一种可能的方案是,一个大质量恒星(比太阳质量大25倍)燃尽了核燃料并在它的很大的引力质量下塌缩,形成了黑洞.另一种可能的方案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模型,假设一个大质量恒星首先爆炸,留下了一个直径小于20千米、密度极高的中子星.这一超新星爆发所摔出的一些物质又落回到新生的中子星上,最后发生塌缩而形成黑洞. |
|
关键词: 中子星
黑洞
超新星爆发
引力质量
大质量
观测证据
太阳质量
研究报告
形成的原因
恒星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9-10-08;
|
引用本文: |
卞吉,秦宝. 超新星孕育了黑洞[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3): 46-46.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0, 12(03): 46-46.
|
[1] |
高凌云. 邻近球状星团揭示恒星死后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8-68. |
[2] |
高凌云. 中微子是超新星生成重元素的新途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3-53. |
[3] |
高凌云. 宇宙的第一颗恒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0-70. |
[4] |
高凌云. 用微透镜探测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1-71. |
[5] |
刘晓军. 黑洞及其视界附近的物理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26-28. |
[6] |
许梅. 只有类太阳型恒星才可能有行星吗?[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7-67. |
[7]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57-57. |
[8] |
Michael F. Altmann,辛标. 中微子在其他学科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8-12. |
[9] |
李永兵. 应该界定黑洞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58-58. |
[10] |
许梅. 银河系中的老寿“星”——兼论对第一代恒星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7-8. |
[11] |
吕增建,刘晞燕. 霍金与量子宇宙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22-24. |
[12] |
勾亮. 天文物理和宇宙学现状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28-32. |
[13] |
周道其. 能看清黑洞细节的太空射电望远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36-36. |
[14] |
刘杰. 新星和超新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10-12. |
[15] |
许梅. 探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踪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13-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