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3日发布的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已决定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三位在美国任教的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的美国人罗伯特·劳克林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的德国人霍斯特·施特默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美籍华人崔琦教授.这三位研究者是由于他们发现强磁场中共同相互作用的电子能形成具有分数电子电荷的新型“粒子”而获此奖的. |
|
关键词: 诺贝尔奖
霍尔电阻
霍尔效应
分数电荷
年
德国物理学家
量子液体
超流性
物理常数
准粒子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8-03-09;
|
引用本文: |
林晓满.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2): 6-7.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9, 11(02): 6-7.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3] |
蒋洪力. 悠悠岁月巧安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2-24. |
[4] |
童国梁. 今日美国的科研关注与经费投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60-68. |
[5] |
李双喜. 信息传感技术中的物理现象与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0-21. |
[6] |
崔英敏,关荣华,吕刚. 电磁理论大厦的缔造者——麦克斯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0-65. |
[7] |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
[8] |
姜广智. 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64-66. |
[9] |
王逗. 混沌——一门方兴未艾的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22-24. |
[10] |
李启成. 新型光波导材料——光子晶体光纤[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40-41. |
[11] |
王洪安. “短路”的巧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8-58. |
[12] |
宋世榕. 海森伯1941年向玻尔讲了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4-65. |
[13] |
陈百万,仲为武,杨雪玲. 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8-9. |
[14] |
郑乔,刘虎.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验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15-16. |
[15] |
戴闻. 动感观星——火星2003年极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6-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