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物质与反氢原子 |
杨晓段, 陈鸿林 |
总装备部指挥技术学院物理教研室, 北京 101416 |
|
引用本文: |
杨晓段,陈鸿林. 反物质与反氢原子[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2): 16-18.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9, 11(02): 16-18.
|
[1]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2]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3] |
闫正一,王培伟,金士美. 大数假说与物质层次结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1-12. |
[4] |
高凌云. 对反物质进行光谱测量的实验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7-18. |
[5] |
王志符,张一方. 20世纪最基本的3个方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8-18. |
[6] |
霍安祥,况浩怀. 近地空间宇宙线荷电粒子暴与地震的关联[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4-24. |
[7] |
许梅. 极端星系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24-25. |
[8] |
周道其. “通古斯陨星”撞击地球几率有多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71-71. |
[9] |
许敏. 量子理论的巨匠——狄拉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65-66. |
[10] |
Daniel Kleppner, Roman Jackiw,侯春风. 量子物理百年历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3-8. |
[11] |
况浩怀,霍安祥. 张文裕先生发现μ原子——纪念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张文裕院士逝世10周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52-52. |
[12] |
郁忠强. 爱因斯坦和狄拉克谁对20世纪物理学发展贡献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51-54. |
[13] |
蒋耀庭,姜海勋,肖海鹏. 黑洞及其研究简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25-26. |
[14] |
潘武杰. 最杰出的10位物理学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48-48. |
[15] |
王正行. 狄拉克获诺贝尔奖的经过[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54-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