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与信息熵 |
丁有瑚 |
石油大学应用物理系, 山东东营 257062 |
|
引用本文: |
丁有瑚. 信息与信息熵[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3): 15-15.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8, 10(03): 15-15.
|
[1] |
侯新杰,赵红枝.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分析及其提高措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68-70. |
[2] |
刘晓华,王宝. 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6-47. |
[3]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4] |
陈普春. MATLAB在工科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38-41. |
[5] |
米丽琴.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9-21. |
[6] |
高潮. 让邓稼先精神发扬光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3-64. |
[7] |
刘锡印. 科学与魔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8-70. |
[8] |
黄沛天,胡利云. 对负熵、信息熵和熵原理等概念之厘清[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21-23. |
[9] |
吴长龙,熊万杰. 物理教育中STS教育资源开发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55-56,6. |
[10] |
孙腊珍,孙金华,阴泽杰. 核与粒子物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0-41. |
[11] |
张猛. 中学物理教师与现代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5-45. |
[12] |
李远略. 李政道论科学与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65-66. |
[13] |
孙海滨,刘婷婷. 现代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48-49. |
[14] |
王西明. 从熵、信息熵到自组织[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6-7. |
[15] |
张锡娟,朱海星. 永动机与热力学定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21-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