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大猷先生谈人才培养和物理学习 |
聂承昌 |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广州 510631 |
|
|
摘要 吴大猷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的老师.吴先生数十年致力于物理科学研究和物理教学.除在物理学上的丰硕建树外,对人才培养和治学之道亦有许多精辟论述,值得国内同仁借鉴. |
|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吴大猷
物理学
物理教学
基础训练
大学教育
基础知识
科学哲学
科学教育
升学考试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7-12-14;
|
引用本文: |
聂承昌. 吴大猷先生谈人才培养和物理学习[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1): 27-29.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8, 10(01): 27-29.
|
[1] |
高凌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负面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7-10. |
[2]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3] |
张怀华. 淋雨问题的物理学解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7-57. |
[4] |
杨永超,侯新杰. 相对论的先驱——马赫[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0-62. |
[5] |
孙枝莲. 漫谈物理中的类比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2-64. |
[6] |
韦中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的父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4-66. |
[7] |
高凌云. 减少结块的球形氯化钠晶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6-66. |
[8]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9] |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
[10] |
王廷志. 法拉第奇迹探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0-63. |
[11] |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
[12] |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
[13] |
冯贝叶,徐学翔,黄沛天,马善钧. 急动度概念在混沌理论中的新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9-11. |
[14] |
高凌云. 能确定大分子形状范围的软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8-58. |
[15]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