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忠尧,电子对产生和湮灭 |
李炳安, 杨振宁, 继尧 |
|
|
引用本文: |
李炳安,杨振宁,继尧. 赵忠尧,电子对产生和湮灭[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6): 29-33.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8, 10(06): 29-33.
|
[1]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2]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3] |
聂元存. 谈谈普朗克常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5-17. |
[4] |
闫正一,王培伟,金士美. 大数假说与物质层次结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1-12. |
[5] |
高凌云. 对反物质进行光谱测量的实验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7-18. |
[6] |
.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2. |
[7] |
王志符,张一方. 20世纪最基本的3个方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8-18. |
[8] |
刘东华,刘晓丽.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32-33. |
[9] |
许敏. 量子理论的巨匠——狄拉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65-66. |
[10] |
Daniel Kleppner, Roman Jackiw,侯春风. 量子物理百年历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3-8. |
[11] |
柳怀祖. 李政道在赵忠尧诞辰百年纪念会上发言[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54-54. |
[12] |
郁忠强. 爱因斯坦和狄拉克谁对20世纪物理学发展贡献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51-54. |
[13] |
陈百万,赵仁宏,李淑玮. 正电子医学成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33-36. |
[14] |
王德云. 原子物理学教学与创新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40-42. |
[15] |
潘武杰. 最杰出的10位物理学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48-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