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理学与反隐身技术 |
王永昌, 张延曹, 袁玄义 |
空军导弹学院基础部,陕西713800 |
|
引用本文: |
王永昌,张延曹,袁玄义. 物理学与反隐身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1997, 9(03): 12-12.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7, 9(03): 12-12.
|
[1] |
蔡善钰.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在月球上[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37-40. |
[2] |
林惠祖. 雷达对抗——等离子体隐身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6-29. |
[3] |
侯新杰,赵红枝.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分析及其提高措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68-70. |
[4] |
刘晓华,王宝. 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6-47. |
[5] |
陈丽菊,刘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发展前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0-11. |
[6] |
方玉田,邢永忠,张其林. 物理实在的演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7-59. |
[7]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8] |
刘婷婷. 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0-31. |
[9] |
李斌,李玉海. 飞机和导弹的隐身技术浅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43-44. |
[10] |
米丽琴.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9-21. |
[11] |
高潮. 让邓稼先精神发扬光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3-64. |
[12] |
程民治. 物理学中的科学争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8-70. |
[13] |
刘锡印. 科学与魔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8-70. |
[14] |
黄振平. 物理学与隐形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56-57. |
[15] |
吴长龙,熊万杰. 物理教育中STS教育资源开发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55-56,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