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目前比较有说服力的是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创生于大约20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爆发前的“原始火球”,其温度极高(>1032K),质量密度大得惊人(估计其线度只有几公里,有人还推算出只有质子那么大一点)。火球内完全没有什么规律,完全处于奇异状态。 |
|
关键词: 暗物质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中微子
质量密度
宇宙创生
星系团
大爆炸理论
宇宙起源
退行速度
诺贝尔物理学奖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6-03-12;
|
引用本文: |
罗自林. 宇宙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1997, 9(02): 22-2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7, 9(02): 22-24.
|
[1] |
李良. “冰立方”:南极冰层下的巨型中微子望远镜 [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33-37. |
[2] |
杨建辉,厉光烈. 从弱电统一看费米的物理直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8-60. |
[3] |
韦中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的父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4-66. |
[4] |
. 2006年1~6期总目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9-71. |
[5] |
高凌云. 美国科学家直接观测到暗物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1-71. |
[6]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7] |
高凌云. 中微子是超新星生成重元素的新途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3-53. |
[8]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9]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10]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11] |
何景棠. 权威也会有错误的见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6-69. |
[12] |
李文胜. 光梳与光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2-33. |
[13] |
赵继军,陈岗,刘树勇. 迈耶夫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0-63. |
[14] |
刘晓燕. 百年回顾——纪念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4-65. |
[15] |
周道其. 冰封木卫二将成为人类最大科研仪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8-1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