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实验中的“双盲”准则 |
庆承瑞, 何祚麻 |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
|
摘要 为什么在心理现象一类科学实验中必须坚持“双盲”的准则?在李政道教授所著的《粒子物理和场论导引》一书中,有一个很好的例证。1947年,鲍威尔从实验上明确区分出π介子和μ子,人们便开始了μ子衰变为电子加中微子μ?→e?+两个中微子及反中微子的电子能量谱形的研究。 |
|
关键词: 科学实验
李政道
反中微子
心理现象
实验误差
电子能量
中国科学院
谱形
物理研究所
粒子物理实验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5-01-16;
|
引用本文: |
庆承瑞,何祚麻. 科学实验中的“双盲”准则[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1): 27-29.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6, 8(01): 27-29.
|
[1]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2]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3]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4] |
孙兴明. 探索中的新型氢能源——分数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1-32. |
[5]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6]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7] |
何景棠. “渐近自由”的实验证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1-26. |
[8] |
魏安赐. 弱相互作用和守恒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2-23. |
[9] |
奇云.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0-62. |
[10] |
霍安祥,况浩怀. 近地空间宇宙线荷电粒子暴与地震的关联[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4-24. |
[11] |
孙腊珍,孙金华,阴泽杰. 核与粒子物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0-41. |
[12] |
李远略. 李政道论科学与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65-66. |
[13] |
李滚,蔡成林,袁海波. 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9-51. |
[14] |
姜广智. 詹特切克生平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7-67. |
[15] |
王贻芳. 卡姆兰德实验发现反应堆中微子消失[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3-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