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言犹未尽”——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 |
程民治 |
巢湖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安徽238000 |
|
|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推广“言犹未尽”的传授科学知识的方法,是我国核物理学家杨福家教授所一贯倡导的。他在1985年出版的《原子物理学》一书的序言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主张采取‘既讲清楚,又不讲清楚’、‘言犹未尽’的讲授方法。”事实上,杨先生为实践此教学法而身体力行。 |
|
关键词: 教学法
原子物理学
微观客体
量子力
问题情境
微观体系
讲授方法
微观粒子
二象性
课程体系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5-03-13;
|
引用本文: |
程民治. “言犹未尽”——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5): 39-40.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6, 8(05): 39-40.
|
[1] |
司德平. 解读量子围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3-25. |
[2] |
宫衍香,马秋红. 哈密顿和哈密顿力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3-65. |
[3]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4] |
季佐瑶. 交叉、融合与超越——物理学对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3-65. |
[5] |
朱世豹. 对普朗克常数h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3-15. |
[6] |
眭平. 从量子力学到信息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3-16. |
[7] |
方玉田,邢永忠,张其林. 物理实在的演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7-59. |
[8] |
王长荣. A-B效应及其物理诠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2-13. |
[9] |
邹明. 经典干涉与量子干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0-11. |
[10] |
朱世豹. 光从哪里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1-63. |
[11] |
谢让棉,王小玲. 从流体、电场到几率波、连续性方程的对比[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53-54. |
[12] |
高堃. 谈谈物理学领域的新兴与交叉学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15-16. |
[13] |
李学潜,王青. 物理学家的社会责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66-68. |
[14] |
王逗. 混沌——一门方兴未艾的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22-24. |
[15] |
须雪忠. 课堂演示实验要注意“十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48-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