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
程民治. 简论电磁污染与环境保护[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2): 33-3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6, 8(02): 33-34.
|
[1] |
马守田. 磁单极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2-33. |
[2] |
刘婷婷. 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0-31. |
[3] |
胡祥发. 微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2-34. |
[4] |
朱世豹. 光从哪里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1-63. |
[5] |
崔英敏,关荣华,吕刚. 电磁理论大厦的缔造者——麦克斯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0-65. |
[6] |
黄沛天,胡利云. 对负熵、信息熵和熵原理等概念之厘清[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21-23. |
[7] |
刘晓燕. 实验物理学家罗兰对物理学的贡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3-64. |
[8] |
孙家军,尹腾. 物理污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17-17. |
[9] |
李爱玲,段改丽. 电磁波在军事上的重要应用——电子对抗[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33-34. |
[10] |
孙光东. 微波武器——21世纪的太空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34-35. |
[11] |
张锡娟,朱海星. 永动机与热力学定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21-24. |
[12] |
熊万杰,陆建隆. 对《电动力学》课程改革的探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55-57. |
[13] |
石东平,龙炳蔚,代洪霞. 光子静质量及检测方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12-15. |
[14] |
杨世荣,陈儒辉. 电子侦察和反侦察的物理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32-33. |
[15] |
仇九子. 电子设备防雷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35-3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