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51年,核物理学家艾·马·麦克米伦和核化学家格·狄·西博格一起,由于在超铀元素方面的卓越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一 西博格生平简介格楞·狄奥多尔·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于1912年4月19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北部矿山城伊什佩明的一个瑞典移民家里。 |
|
关键词: 超铀元素
稀土元素
离子轰击
离子回旋加速器
自发裂变
麦克米伦
科学家
伯克利
现代物理知识
衰变链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5-06-08;
|
引用本文: |
宋世榕. 西博格和超铀元素[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2): 41-45.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6, 8(02): 41-45.
|
[1] |
高堃. 光子晶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4-36. |
[2] |
赵毅. 浅谈SI制中的人文化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47-48. |
[3] |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
[4] |
司德平. 解读量子围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3-25. |
[5] |
吴佩萱. 最速降线的挑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2-54. |
[6]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7]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8] |
金逊. 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2-33. |
[9] |
李良. 探索冥王星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3-28. |
[10] |
崔英敏,吕刚. 液晶的历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6. |
[11] |
王长荣. 菲涅耳与波动光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9-62. |
[12] |
李文胜. 光梳与光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2-33. |
[13] |
顾江鸿. 对叠砖问题插图的修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4-54. |
[14] |
罗盈军. 从电子器件的换代来看计算机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0-61. |
[15]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