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1995, Vol. 7 Issue (06): 21-23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核武器的物理基础
南秀华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
 全文: PDF (488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利用能自持进行的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总称为核武器。其中,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武器,叫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利用重氢((12)H,即氘)或超重氢((13)H,即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武器,叫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低当量小型氢弹,称为中子弹。 一、原子弹 铀235、钚239这类重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会分裂为两个中等质量数的核(称为裂变碎片),同时放出2—3个中子和约2.9×10-11J的核能。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南秀华
关键词物理基础   核武器   超临界状态   中子弹   次临界状态   反射中子   高能中子   中子源   引爆系统   反射层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94-11-13;
引用本文:   
南秀华. 核武器的物理基础[J]. 现代物理知识, 1995, 7(06): 21-23.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5, 7(06): 21-23.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2] 侯明东.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回顾与反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6-60.
[3] 储德林,江海燕,张强华. 导弹克星——粒子束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8-39.
[4] 莫霜. 关于地雷、探雷以及中子探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39-41.
[5] 高潮. 让邓稼先精神发扬光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3-64.
[6] 侯明东. 对“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一文的一点看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6-66.
[7] 方延平,王保成,孔凡成. 光学弹药的物理基础及其使用特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22-22.
[8] 邢志忠. 量子力学创始人海森伯生平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53-56.
[9] 艾小白. 关于“气泡核聚变”的讨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4-34.
[10] 姚尚锋,甘宝霞. γ射线弹和射线防护[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36-36.
[11] 耿汝波,唐浩,王为奎. 磁悬浮列车运营的物理基础[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51-51.
[12] 任静,方延平,杜越山. 核武器家庭的新成员──中子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49-50.
[13] 郑民伟, 梅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物理基础及应用前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3): 23-25.
[14] 刘洪义.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展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3): 36-37.
[15] 陈篮, 张兆星. 物理学与军事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3): 34-37.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