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彭桓武院士是我们的入门老师,今年10月6日他八十岁了。岁月如梭,回忆往事犹历历在目。 1956年我们大学毕业时,彭先生和黄祖洽先生刚从苏联学习反应堆理论归来。当时国内还没有人搞反应堆理论,苏联援建的重水反应堆正在建设,计划于1958年开堆做临界实验。为了培养一批反应堆理论工作者,从北大技术物理系挑选了十来个人,又从其它院校挑选了数学、工程方面专业的十来个人。头一年由彭先生亲自讲反应堆理论课,接着黄先生指导我们做反应堆的物理计算,与此同时,彭先生主持每周一次的seminar(学术讨论班),由我们轮流报告世界各国实验和动力反应堆的研究发展情况。这样的seminar即使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也雷打不动。在那段时间里我们与彭先生接触较多,他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使我们终生难忘。 一、关于对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的看法 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唯有基础理论高”而轻视应用理论的思想倾向。 |
|
关键词: 重水反应堆
基础理论
动力反应堆
应用理论研究
消化吸收能力
青年学生
临界实验
八十岁
理论物理
思想倾向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4-11-20;
|
引用本文: |
郑绍唐,胡华琛. 回忆彭桓武先生对我们的教导[J]. 现代物理知识, 1995, 7(06): 42-43.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5, 7(06): 42-43.
|
[1] |
赵继军,陈岗,刘树勇. 迈耶夫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0-63. |
[2] |
王洪鹏. 漫话朗道——全能物理学家朗道的传奇一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59-63. |
[3] |
程民治. 千百年难得一遇的“伟大的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61-64. |
[4] |
黄涛. 孤独的爱因斯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63-65. |
[5] |
R. M. Friedman,侯春风. 量子理论与诺贝尔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60-66. |
[6] |
邢志忠. 量子力学创始人海森伯生平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53-56. |
[7] |
杨占营,龚忠清. 漫谈物理对素质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43-45. |
[8] |
肖炳西,李学潜. 从费恩曼最后的日子谈科学家的良心和责任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54-56. |
[9] |
程民治. 核科学家维格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52-54. |
[10] |
姜焕清, 江向东. 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逝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4): 42-42. |
[11] |
陈和生. 深切缅怀吴大猷先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4): 43-44. |
[12] |
关洪. 怀念我的师长王竹溪先生和胡宁先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3): 42-45. |
[13] |
程民治. 试论20世纪物理科学思想的进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2): 34-37. |
[14] |
周宏余. 殚思求火种,深情寄木铎——祝贺黄祖洽院士75岁生日[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6): 39-42. |
[15] |
丁有瑚. 负熵[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5): 12-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