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我们在近乎对世界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过着日常生活,我们对于使生命得以实现的阳光的产生机制,对于将我们束缚在地球上,否则我们就会以涡漩的轨道被抛到太空去的重力,对于我们由之构成并依赖其稳定性的原子思考得很少。除了小孩(他们知道太少,会不知轻重地问重要的问题),我们中间很少有人会用大量时间去为如下问题而惊讶:自然界为何是这个样子;宇宙从何而来或它是否总在这儿;时间会不会倒流,并因此导致果先于因. |
|
关键词: 人类认识
认识的局限性
产生机制
日常生活
稳定性
感到不舒服
自然界
子思
涡漩
重力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4-06-05;
|
引用本文: |
江向东. 人类认识的局限性[J]. 现代物理知识, 1995, 7(01): 45-45.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5, 7(01): 45-45.
|
[1] |
程嗣,程首宪. 高考物理中的动力学问题归类和解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2-55. |
[2] |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
[3] |
杨砚儒,高建云. 从物理学角度看“神舟六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6-58. |
[4] |
安都斌. 拔河比赛中胜负因素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2-53. |
[5]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6] |
陈建. 沙尘飞扬的力学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48-49. |
[7] |
李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专题课设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9-62. |
[8] |
陈学雄. “电势”“电势差”的教学设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51-52. |
[9] |
孙光东. 航天科技走进人类生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32-33. |
[10] |
周长春. 模型的移植在解题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47-49. |
[11] |
柯惟力. 捕捉引力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28-32. |
[12] |
李德华. 耐人寻味的物理常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9-11. |
[13] |
程嗣,屈珉,金靖明. 高考物理中的估算题赏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57-60,7. |
[14] |
周道其. 原子波束激光有助于探测地下资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71-71. |
[15] |
侯吉旋,赵双良,王鑫. 吉布斯佯谬与EPR佯谬[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69-6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