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
历光烈. 首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在汕头隆重举行[J]. 现代物理知识, 1995, 7(06): 46-46.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5, 7(06): 46-46.
|
[1]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2] |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
[3] |
高凌云. 美国科学家直接观测到暗物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1-71. |
[4]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5]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6]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7]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8]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9] |
周顺忠,邢志忠. 比约肯谈实验数据的重要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6-67. |
[10] |
程民治,汪业群. 物理文化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3-66. |
[11] |
李博文. 2005——世界物理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6. |
[12] |
江向东,黄艳华,陈和生. 量子宇宙——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11. |
[13] |
周书华. 为什么宇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不等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7-7. |
[14] |
陈世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前沿在教学中渗透的几点建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5-56. |
[15] |
张新民. 反物质和暗能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23-2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