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Vol. 6 Issue (06): 2-2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Next Articles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李振中
 全文: PDF (912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是由注入器(SFC)和主加速器(SSC)组成的加速系统。离子源产生的重离子束,由注入器预加速,经前束流线传输并匹配到主加速器,在主加速器内加速到最高能量后引出,经后束流线传输到实验终端。 加速后的各种离子束,主要用于重离子核物理研究,例如,用于重离子核反应机制、核结构以及新核素的合成等。另外,重离子束对许多非核科技领域的研究,例如,对材料科学、原子物理学、辐射生物学、辐射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展现出日益广阔的前景。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振中
关键词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重离子束   注入器   核反应机制   辐射生物学   辐射医学   新核素   原子物理   材料科学   加速系统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93-08-02;
引用本文:   
李振中.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J].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6(06): 2-2.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4, 6(06): 2-2.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2]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3] 施昌勇.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35-38.
[4] R. M. Friedman,侯春风. 量子理论与诺贝尔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60-66.
[5] 邢向英. 物理学前沿与高新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39-40.
[6] 易学华,冯硕. 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26-27.
[7] 张士华,郑治祥,汤文明. 波对生物组织的作用和机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22-24.
[8] 周善贵. 北京2001年第二届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30-30.
[9] 刘莲君,徐静雯. 在Internet上构建《量子力学与原子物理学》网络课程的Web站点的创作与设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45-48.
[10] 赵志祥. 反应堆上的热中子散射研究展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6): 16-17.
[11] 卞吉, 秦宝. CERE实验产生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4): 47-47.
[12] 胡辉. 新材料发展趋势[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1): 18-18.
[13] 魏宝文, 刘建业. 忆胡济民先生对近物所的关心[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2): 43-43.
[14] 杜先智, 许有霞. 近代陶瓷的现状与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5): 24-26.
[15] 郭奕玲. C-60的发现[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4): 38-41.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