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英才教育 |
张大同 |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200062 |
|
|
摘要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先生极为关心中学英才教育,多次与本刊主编探讨这一关系千秋大业的话题.他在年事已高、科研繁忙之时,还审阅了张大同先生的《论“英才教育”》一文,写下了极为重要的评语,这对搞好英才教育、培养栋梁之材有着积极作用。王淦昌先生审阅张大同先生此文的意见如下:“当此举国上下都在从事科技兴国的伟大事业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发现英才、培养英才,以为国家所用。兹介绍关于这方面有丰富经验因而有很大贡献的张大同同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物理学教师)的一篇文章。从这里可以得到启发,如何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优秀的物理或其他学科的人才。” |
|
关键词: 物理竞赛
训练方法
英才教育
研究方法
物理学习能力
意志努力
伏安法
物理定律
中学物理教学
空气阻力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引用本文: |
张大同. 论:英才教育[J].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6(03): 9-13.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4, 6(03): 9-13.
|
[1] |
宫自强. 时空的对称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10-12. |
[2] |
司德平. 雨滴的终极速度与沙里淘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59-60. |
[3] |
谷春生. 通向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之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49-51. |
[4] |
孙功勤. 农村中学实施《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44-45. |
[5] |
严明. 物理竞赛中的分布力与微元分析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52-55. |
[6] |
姚凤薇,周团团,崔莉莉. 对称性是物理学的一把双刃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16-17. |
[7] |
张猛. 中学物理教师与现代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5-45. |
[8] |
许可,郭继华. 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1-62. |
[9] |
李洪涛. “面包片落地时几乎总是黄油面朝下”的力学原理究竟是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66-66. |
[10] |
孙海滨,刘婷婷. 现代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48-49. |
[11] |
李燕. 在大学物理中开展研究性学习[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49-51. |
[12] |
毛多鹭.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54-55. |
[13] |
王金霞. “3+综合”考试下的物理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36-38. |
[14] |
雷晓蔚. 从高考试题的改变看等效变换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51-53. |
[15] |
吴家宽,程民治. 现代经济学领域中的物理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34-3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