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一、跨世纪的新学科——纳米科技 原子是组成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原子的不同方式排列使自然界多姿多彩。纳米科技是在0.1—100纳米(1纳米=10-9米)尺度上研究和利用原子与分子的结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高新科技。它的诞生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延伸到分子和原子。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分子、原子在纳米尺度上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因此,这一兴起于本世纪90年代的纳米科学技术,必将雄踞于21世纪,对人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
关键词: 纳米电子学
纳米科技
分子机器
量子隧道效应
空间分辨率
态密度分布
纳米尺度
核糖体
压电材料
几何分布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3-06-13;
|
引用本文: |
奇云. 纳米电子学研究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6(05): 23-23.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4, 6(05): 23-23.
|
[1] |
高凌云. 纳米尺度上的可逆开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31-31. |
[2] |
石新军. 21世纪纳米技术及其应用展望[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7-30. |
[3] |
郭琳,张伟,魏建军. 压电材料在土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0-41. |
[4] |
王良. 半导体低维结构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8-10. |
[5] |
陈晓亮,易学华,邓春花. 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战略地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24-29. |
[6] |
米丽琴.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19-21. |
[7] |
吴运平,陈立波,童家明. 现代血流测量方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19-21. |
[8] |
贾育秦,王培霞. 微观世界中的机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32-33. |
[9] |
武步宇,武步宙,史晓菲. 走近纳米科技[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12-14. |
[10] |
殷春英. 纳米科技与生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14-16. |
[11] |
宫自强. 纳米科技与计算机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38-39. |
[12] |
范军峰,张忠锁. 打造我们的纳米时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50-51. |
[13] |
张秀荣. 纳米材料的分类及其物理性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24-25. |
[14] |
易学华,冯硕. 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26-27. |
[15] |
崔水月. 纳米技术与我们的生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27-2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