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美国纽约州联邦学院历史学博士马克·沃尔克的论文“海森堡、高德斯密特和德国原子弹”在《今日物理》上发表后,引起世界范围的反响。不少知情人士纷纷撰文评判,或是赞同,或作补充,或予抨击。在抨击性文章中,对立性最强,措词最激烈的,当数美国佛蒙特州的乔纳生·洛根的(《今日物理》1991年5月号)。 |
|
关键词: 原子弹
德国物理学家
海森堡
高氏
纳粹德国
球形反应堆
德国人
同盟国
佛蒙特州
施佩尔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3-06-17;
|
引用本文: |
江向东. 评“德国原子弹”[J].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6(05): 31-33.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4, 6(05): 31-33.
|
[1] |
侯明东.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回顾与反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6-60. |
[2] |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
[3] |
储德林,江海燕,张强华. 导弹克星——粒子束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8-39. |
[4] |
张跃,汉斯A.贝特. 德国的铀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7-68. |
[5] |
陈百万,仲为武,杨雪玲. 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8-9. |
[6] |
宋世榕. 海森伯1941年向玻尔讲了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4-65. |
[7] |
奇云.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0-62. |
[8] |
侯明东. 对“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一文的一点看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6-66. |
[9] |
周道其. “通古斯陨星”撞击地球几率有多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71-71. |
[10] |
李滚,蔡成林,袁海波. 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9-51. |
[11] |
潘武杰. 最杰出的10位物理学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48-48. |
[12] |
毛颖,刘文俊. 通向洛斯阿拉莫斯之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49-52. |
[13] |
赵小青. “文化模式”的教学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5): 29-30. |
[14] |
林晓满.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2): 6-7. |
[15] |
王较过, 季淑莉. 伦琴对热学和电磁学的贡献[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1): 42-4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