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94年8月20日至25日,首次计算机国际联网研讨会在北戴河举行,会议由高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计算中心联合主办。 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向国内计算机网络界的工程技术专家和用户介绍计算机国际联网的现状与趋势,推广最新网络与信息技术,讨论加快与计算机国际网络并接、利用全球网络信息以及开发国内信息资源的途径。 |
|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网络与信息技术
高能物理
现状与趋势
信息资源
计算中心
中国科学院
网络Internet
年月
国际网络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3-07-13;
|
引用本文: |
李伯民. 计算机国际联网研讨会[J].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6(06): 40-40.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4, 6(06): 40-40.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3] |
刘晓军,王治金,罗旺. 计算机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9-51. |
[4] |
李博文. 封底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8-58. |
[5] |
李博文. 封三照片说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6-46. |
[6] |
江向东,黄艳华,陈和生. 量子宇宙——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11. |
[7] |
童国梁.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5-31. |
[8] |
冯积社. 时钟与计算机网络中的时钟同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13-15. |
[9] |
吴长龙,熊万杰. 物理教育中STS教育资源开发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55-56,6. |
[10] |
霍安祥,况浩怀. 近地空间宇宙线荷电粒子暴与地震的关联[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4-24. |
[11] |
高峰. 新的发现 新的挑战——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发现新粒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18-19. |
[12] |
童国梁,孙功星. 网格计算:21世纪科学的一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27-33. |
[13] |
李滚,蔡成林,袁海波. 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9-51. |
[14] |
姜广智. 詹特切克生平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67-67. |
[15] |
周道其. 科苑快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11-3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