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原子核的电四极矩 |
翁斯灏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邮编:200062 |
|
|
摘要 一、原子核的电四极矩原子核的内禀电四极矩,来源于核电荷的非球形分布,一般可用并矢或(3×3)二秩不可约张量表示。如果选择核自旋轴I(沿z轴)为核电四极矩主轴,由于核对自旋轴的旋转对称性,电四极矩仅有一个独立分量,称为标量电四极矩. |
|
关键词: 核电四极矩
电场梯度
超精细相互作用
细结构
子核
亚能级
壳模型
电子壳层
核结构
支壳层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引用本文: |
翁斯灏. 关于原子核的电四极矩[J].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6(03): 45-47.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4, 6(03): 45-47.
|
[1] |
赵旭光. 穆斯堡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41-43. |
[2] |
赵坚. 最初的电子-原子散射实验为何未能得到有关原子核式结构的信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1-12. |
[3] |
何景棠. 权威也会有错误的见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6-69. |
[4] |
赵继军,陈岗,刘树勇. 迈耶夫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0-63. |
[5] |
闫正一,王培伟,金士美. 大数假说与物质层次结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1-12. |
[6] |
王景丹,钟显辉,宁平治. 原子与原子核的新形态——介子原子和介子核[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32-34. |
[7] |
王逗. 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50-51. |
[8] |
萨本豪,胡华琛,何汉新,苏宗涤. 科学天空—颗璀璨的星—贺黄祖洽院士八十华诞[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4-66. |
[9] |
郑乔,刘虎.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验艺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15-16. |
[10] |
高凌云,Thomas Ludlam, Larry McLerran. 我们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了解到了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36-40. |
[11] |
李磊,宁平治. 原子核转动的新机制——磁转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16-17. |
[12] |
毛多鹭.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54-55. |
[13] |
许国发. 基本物理常数的调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9-13. |
[14] |
艾小白. 关于“气泡核聚变”的讨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4-34. |
[15] |
陈惕生,周善贵. 原子核的手证对称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1): 23-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