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大凡中国人,特别是大陆上的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桂冠未落在中国人头上,既关切又优虑,都希望中国学子能够象拿到奥林匹克金奖那样,也取得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荣誉.时至今日,胰岛素人工制成和超导两项原希望与诺贝尔奖结缘的项目失之交臂,其他的项目更加渺茫.原因何在? |
|
关键词: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人
中国学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2-07-07;
|
引用本文: |
阎康年. 诺贝尔奖对中国人应该会有缘[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2): 3-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3, 5(02): 3-4.
|
[1]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2] |
程民治. 千百年难得一遇的“伟大的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61-64. |
[3] |
柴立和,杨战. 复杂性科学的几大学派及其研究特点[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25-30. |
[4] |
罗辽复.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贺陆坛70寿为天体物理会议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52-54. |
[5] |
刘月蕾. 费米学派成功经验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1997, 9(05): 37-40. |
[6] |
姚春梅, 文定忠. 钱德拉塞卡成功的启示[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4): 44-45. |
[7] |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资料室.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开放实验室[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3): 2-2. |
[8] |
厉光烈. 第一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1): 49-49. |
[9] |
历光烈. 首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在汕头隆重举行[J]. 现代物理知识, 1995, 7(06): 46-46. |
[10] |
秋埔. 以中国人名命名的物理学名词[J]. 现代物理知识, 1994, 6(03): 34-36. |
[11] |
方村. 中国人荣获国外物理奖概况[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6): 18-18. |
[12] |
秋埔. 以中国人名命名的物理学名词[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6): 25-25. |
[13] |
杨福家,卢鹤绂,张钟华. 为什么诺贝尔物理奖与中国人无缘[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2): 2-2. |
[14] |
贺天民.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余瑞璜[J]. 现代物理知识, 1991, 3(02): 2-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