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92年经过全所同志的艰苦努力,在高能物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发展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定结果”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π介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48Ca双β衰变的实验研究”均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高能碰撞中的统计与几何性质”获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
|
关键词: 年
科研工作
BEPC
积分亮度
轻子
学术交流
同步辐射
高能物理
动态真空度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2-09-16;
|
引用本文: |
郑志鹏. 1992年高能所科研工作概述[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6): 17-18.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3, 5(06): 17-18.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 中国科学有发现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迹象[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72-72. |
[3] |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
[4]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5] |
蒋洪力. 悠悠岁月巧安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2-24. |
[6] |
童国梁. 今日美国的科研关注与经费投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60-68. |
[7] |
朱世豹. 光从哪里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1-63. |
[8] |
崔英敏,关荣华,吕刚. 电磁理论大厦的缔造者——麦克斯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0-65. |
[9] |
童国梁. ILC——TeV能量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25-31. |
[10] |
江向东,黄艳华,陈和生. 量子宇宙——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11. |
[11] |
王逗. 混沌——一门方兴未艾的科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22-24. |
[12] |
李启成. 新型光波导材料——光子晶体光纤[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40-41. |
[13] |
陈世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前沿在教学中渗透的几点建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5-56. |
[14] |
王洪安. “短路”的巧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8-58. |
[15] |
王书鸿.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4-2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