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五 物理研究与下围棋杨振宁编者按:杨振宁,物理学家、1922年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1954年与R.L.密耳斯提出杨-密耳斯场理论,1957年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这里节选的一段话,原载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10月第14页),标题为编者所加.杨先生用下围棋的实例,深刻地说明从事物理学研究所遵循的方法,那就是:既要锲而不舍,又不要死钻. |
|
关键词: 现代物理
密耳
围棋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2-08-18;
|
引用本文: |
洁清. 现代物理百家短文[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1): 24-2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3, 5(01): 24-24.
|
[1] |
黄涛,洪虹. 从现代物理思想展望中医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9-70. |
[2] |
聂元存. 谈谈普朗克常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5-17. |
[3] |
顾江鸿. 对叠砖问题插图的修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4-54. |
[4]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5] |
王骁勇. 物理学大师与音乐的不解之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7-60. |
[6] |
程民治,汪业群. 物理文化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3-66. |
[7] |
李博文. 2005——世界物理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6. |
[8] |
程民治. 试论"普朗克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61-63. |
[9] |
陈世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前沿在教学中渗透的几点建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5-56. |
[10] |
程民治. 物理学中的科学争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8-70. |
[11] |
沈亦红. 现代物理知识学习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57-57. |
[12] |
张猛. 中学物理教师与现代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5-45. |
[13] |
侯明东. 对“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一文的一点看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6-66. |
[14] |
宗兴. 如何申请去美国大学读物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66-68. |
[15] |
段正路. “关于黑洞辐射问题的分析”文中的两个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67-6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