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Vol. 5 Issue (06): 30-30    DOI: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三位早期的中国物理学博士
张奠宙
 全文: PDF (364 KB)   HTML (0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中国早期物理学博士的生平,鲜为人知,杨振宁在1992年北京的讲演中指出:中国最早的物理学博士是李复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把李耀邦作为最早的博士,但生平介绍未详.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李书华,国内则未见介绍,现将此三人的简况,略述如下:李复几1885年11月28日生于上海.中国近代的第一个物理学博士.早年随父亲李盛昌(音,英文为Li Sheng Chang)在长沙读书,后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1901年到伦敦,在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和芬斯伯里学院(Fiasbury College)就读.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张奠宙
关键词理学博士   中国物理学会   李书华   芬斯伯里   博士学位   总商会   芝加哥   杨振宁   早期留美学生   公学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92-03-08;
引用本文:   
张奠宙. 三位早期的中国物理学博士[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6): 30-30.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3, 5(06): 30-30.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韦中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的父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4-66.
[2]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3] 童国梁. 美国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求职[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47-47.
[4]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5] 邬红宇. 纤径通衢——“光纤之父”高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67-68.
[6] 李博文. 2005——世界物理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6.
[7] 刘鹏,王鑫. 与君一席话 胜读廿年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60-60.
[8] 王鑫. 易辛与易辛模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6): 41-41.
[9] 陈和生. 深切缅怀吴大猷先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4): 43-44.
[10] 王乃彦. 深切缅怀王淦昌老师[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4): 45-46.
[11] 陈晓林. 庆祝杨立铭教授八十寿辰[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3): 48-49.
[12] 眭平. 华裔科学家——崔琦[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2): 40-40.
[13] 刘义保. 物理学志愿者——核物理学家迈耶[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1): 39-41.
[14] 陈奋策. 物理方法论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1): 33-35.
[15] 卞吉, 秦宝.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简历[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1): 47-47.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