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91年5月,Bell实验室的A.F.Hebard等人首次在掺钾的C60中观察到高达18K的超导电性.于是,这项研究结果在全世界掀起广泛的研究热潮,成为近年高温超导研究领域中又一热点.本文扼要介绍C60掺杂实验的物性测量结果,引起C60超导的几种可能机制及对C60掺杂研究的意义.一、AxC60的掺杂实验及物性测量结果Hebard等人发现掺钾的C60高达18K的超导电性是在9GHz频率下,用微波损耗测量样品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时观察到的.当样品冷却到约20K时,电阻率略有增加,后又降低,直到5K时电阻率降为零.超导转变宽度为4.6K,4K时临界电流密度为40A/cm2.用SQUID磁强计测量证明了它的超导转变为18K. |
|
关键词: 超导体
掺钾
超导电性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2-06-18;
|
引用本文: |
孟宪仁. A3C60超导体的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1993, 5(02): 45-47.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3, 5(02): 45-47.
|
[1] |
须磊. 超导磁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4-35. |
[2] |
廖湘彧. 形形色色的超导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7. |
[3] |
廖湘彧. 超导简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52-54. |
[4] |
谢让棉. 简述物质的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11-12. |
[5] |
杨军. 超导电性的研究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8-31. |
[6] |
江向东,黄艳华. 畅通无阻的流动——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6-9. |
[7] |
戴闻. 更快、更高、更强——2001年的超导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11-14. |
[8] |
宋金璠. 约瑟夫森效应的历史、性质与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3): 15-16. |
[9] |
易学华,何宝鹏. 相位与约瑟夫森效应及其在超导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37-39. |
[10] |
杨砚儒,刘莹莹. 高温超导体的发展现状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28-30. |
[11] |
王克诚,杨发文. 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磁悬浮列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31-33. |
[12] |
厉光烈,李龙.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3-7. |
[13] |
渠基雷, 夏洪川. 奇妙的约瑟夫森效应[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5): 13-15. |
[14] |
刘东红, 高建华. 超导磁体和超导贮能[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4): 32-32. |
[15] |
渠基雷, 夏洪川. 奇妙的超导体[J]. 现代物理知识, 1999, 11(04): 13-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