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
芜茗. 学部委员李林教授答本刊记者问[J].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4(02): 2-2.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2, 4(02): 2-2.
|
[1] |
韦中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的父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4-66. |
[2]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3] |
高凌云. 能确定大分子形状范围的软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8-58. |
[4] |
曾庆军,姚平. 物理学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13-14. |
[5] |
潘丽华. 物理学科为什么如此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69-70. |
[6] |
钟育乔,杨蕾. 声乐的颤音与调幅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21-22. |
[7] |
肖梅,赵兴. 生物物理学的医用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44-45. |
[8] |
卞吉. 巴姆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21-21. |
[9] |
邢志忠. 量子力学创始人海森伯生平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53-56. |
[10] |
刘诚杰,刘景世. 学习物理过程中常见典型错误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43-46. |
[11] |
童国梁. “新时代的物理学”——美国科学家的思索、检讨和建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3-7. |
[12] |
杨砚儒,刘莹莹. 高温超导体的发展现状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28-30. |
[13] |
黄涛. 在农科院校开设物理选修课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43-44. |
[14] |
陈和生. 潘诺夫斯基教授荣获中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4): 63-63. |
[15] |
刁述妍. 布喇格父子对早期凝聚态物理学的贡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2): 49-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