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中国的西北部,一声震天巨响之后,一个蘑菇状烟云腾空而起,中国爆作了一颗原子弹.这一声巨响,在打开通向世界强国之门的同时,也树起了一座丰碑,它记录下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支可歌可泣的创业曲。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那段艰苦卓绝的“秘密里程”,便可以在众多的奉献者中,看到一位瘦弱而执著的身影,她就是女学部委员王承书.在核物理领域,王承书默默工作了几十个春秋,为提前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培育了队伍. |
|
关键词: 书教
核科学
原子弹
张文裕
同位素分离
研究工作
钱三强
级联理论
稀薄气体
蘑菇状烟云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1-03-09;
|
引用本文: |
高玉兰. 执着的追求 默默的奉献——记核科学家王承书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4(02): 3-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2, 4(02): 3-4.
|
[1] |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
[2] |
侯明东.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回顾与反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6-60. |
[3] |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
[4] |
储德林,江海燕,张强华. 导弹克星——粒子束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8-39. |
[5] |
张跃,汉斯A.贝特. 德国的铀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7-68. |
[6] |
宋世榕. 海森伯1941年向玻尔讲了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4-65. |
[7] |
奇云.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0-62. |
[8] |
侯明东. 对“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一文的一点看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6-66. |
[9] |
周道其. “通古斯陨星”撞击地球几率有多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71-71. |
[10] |
李滚,蔡成林,袁海波. 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9-51. |
[11] |
况浩怀,霍安祥. 张文裕先生发现μ原子——纪念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张文裕院士逝世10周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52-52. |
[12] |
林晓满. 2001年诺贝尔物理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2): 6-8. |
[13] |
任静,朱焕勤,杜越山,方延平. 紫外线技术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31-33. |
[14] |
毛颖,刘文俊. 通向洛斯阿拉莫斯之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49-52. |
[15] |
程民治. 核科学家维格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3): 52-5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