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90年我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作访问研究(香港王宽诚基金会支持),课题是20世纪数学史.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数学上亦有许多贡献.别的不说,他和米尔斯(Mills)提出的非交换规范场论和他1967年发现的杨-巴克斯特(Yang-Baxter)方程都已成为当今数学界的热门课题.可以说杨教授是20世纪数学和物理学发展的一位前驱者.于是我去信求访.承蒙杨先生首肯,遂有1990年10月19日下午的这次访谈.金秋十月的长岛,碧空如洗.我驱车前往石溪的纽约州立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室位于数学大楼的顶层.放眼窗外,树木葱笼,红叶初现,美丽如画.室内一块大黑板,靠墙一排大书架,就中一张堆满文稿的书桌,我们隔桌对谈.话题是现代中国科学史研究. |
|
关键词: 中国现代科学
赵忠尧
杨振宁
中微子
王淦昌
中国数学史
散辐射
中国科学史研究
杨武之
异常吸收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1-08-10;
|
引用本文: |
张奠宙. 杨振宁谈中国现代科学史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4(01): 7-9.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2, 4(01): 7-9.
|
[1] |
李良. “冰立方”:南极冰层下的巨型中微子望远镜 [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33-37. |
[2] |
杨建辉,厉光烈. 从弱电统一看费米的物理直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8-60. |
[3] |
高凌云. 中微子是超新星生成重元素的新途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3-53. |
[4]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5] |
周道其. 冰封木卫二将成为人类最大科研仪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8-18. |
[6] |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
[7] |
江向东,黄艳华,陈和生. 量子宇宙——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11. |
[8] |
Michael F. Altmann,辛标. 中微子在其他学科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8-12. |
[9] |
张贺,邢志忠. 破解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3-6. |
[10] |
魏安赐. 弱相互作用和守恒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2-23. |
[11] |
刘佳. 佯谬的功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6-68. |
[12] |
曾月新. 物理学家的美学思想对物理学发展的作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5-67. |
[13] |
刘杰. 新星和超新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10-12. |
[14] |
杨长根. 中微子振荡实验物理与国家地下实验室建设[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21-28. |
[15] |
郭万磊. 中微子物理若干前沿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32-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