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从本期起,本刊连续刊载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桢写的《SN 1987A超新星事件》.本栏主持人、中国科大副校长、学部委员钱临照先生大病初愈,便审阅此稿,写下了情真意切的评语.钱先生评语不长,我们加了标题后一同发表,希望更多的学者与读者关心《物理前沿》栏目,使她办得更出色. |
|
关键词: 钱临照
超新星爆发
A超
学部委员
恒星
教授
突然发亮
亮度
银河系
全部寿命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1-07-10;
|
引用本文: |
杨桢. 学部委员钱临照教授主持SN一九八七A超新星事件[J].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4(04): 13-13.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2, 4(04): 13-13.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高凌云. 邻近球状星团揭示恒星死后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8-68. |
[3] |
高凌云. 宇宙的第一颗恒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0-70. |
[4] |
高凌云. 用微透镜探测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71-71. |
[5] |
刘晓军. 黑洞及其视界附近的物理规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26-28. |
[6] |
许梅. 只有类太阳型恒星才可能有行星吗?[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7-67. |
[7] |
李政勇. 科技的宠儿——激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6-6. |
[8] |
庾晋.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照亮人类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43-47. |
[9] |
Michael F. Altmann,辛标. 中微子在其他学科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8-12. |
[10] |
谢浩. 居住空间照明眩光问题分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17-18. |
[11] |
李永兵. 应该界定黑洞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58-58. |
[12] |
勾亮. 天文物理和宇宙学现状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28-32. |
[13] |
周道其. 能看清黑洞细节的太空射电望远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36-36. |
[14] |
许梅. 银河系中的老寿“星”——兼论对第一代恒星的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7-8. |
[15] |
刘杰. 新星和超新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1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