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丁肇中,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这里发表的一篇短文,是从丁先生1974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所举行的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隆重仪式上讲演中摘出的.所说之言,语重心长;所谈之理,言简意赅.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样的真理:自然科学理论离不开实验基础.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入,劳力者治于入.” |
|
关键词: 现代物理
实验工作
朗之万
青年们
自然科学理论
发展中国家
丁肇中
安阿伯
编者按
王淦昌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1-07-20;
|
引用本文: |
洁清. 现代物理百家短文[J].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4(06): 20-20.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2, 4(06): 20-20.
|
[1] |
黄涛,洪虹. 从现代物理思想展望中医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9-70. |
[2] |
聂元存. 谈谈普朗克常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5-17. |
[3] |
顾江鸿. 对叠砖问题插图的修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4-54. |
[4]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5] |
王骁勇. 物理学大师与音乐的不解之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7-60. |
[6] |
程民治,汪业群. 物理文化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3-66. |
[7] |
李博文. 2005——世界物理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6. |
[8] |
程民治. 试论"普朗克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61-63. |
[9] |
陈世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前沿在教学中渗透的几点建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5-56. |
[10] |
程民治. 物理学中的科学争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8-70. |
[11] |
沈亦红. 现代物理知识学习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57-57. |
[12] |
张猛. 中学物理教师与现代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5-45. |
[13] |
侯明东. 对“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一文的一点看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6-66. |
[14] |
宗兴. 如何申请去美国大学读物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66-68. |
[15] |
段正路. “关于黑洞辐射问题的分析”文中的两个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67-6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