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14年李耀邦以《以密立根方法利用圆体球粒测定e值》论文,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成为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他的成功,标志中国现代物理科学的诞生.1917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设立物理学系;1919年丁西林从英国回国,长期主持该系工作;1920—1925年颜任光任该系教授,创办上海大华科学仪器公司.1922年饶毓泰创办南开大学物理系,同年胡刚复创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东南大学)物理系,还首次在国内建立物理学实验室,培养一大批包括严济慈、吴有训、赵忠尧等在内的物理新人. |
|
关键词: 现代物理
王淦昌
科学发展
赵忠尧
吴有训
物理系
严济慈
丁西林
科学的诞生
朗之万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1-08-18;
|
引用本文: |
秋埔. 中国现代物理科学发展概况[J].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4(05): 21-21.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2, 4(05): 21-21.
|
[1] |
黄涛,洪虹. 从现代物理思想展望中医的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9-70. |
[2] |
聂元存. 谈谈普朗克常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15-17. |
[3] |
顾江鸿. 对叠砖问题插图的修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4-54. |
[4]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5] |
程民治,汪业群. 物理文化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3-66. |
[6] |
王骁勇. 物理学大师与音乐的不解之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7-60. |
[7] |
侯新杰,张海芝. 谈概念转变教学之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54-55. |
[8] |
李博文. 2005——世界物理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6. |
[9] |
李学潜,王青. 物理学家的社会责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66-68. |
[10] |
何仁生,陈小林,熊文元,赵英.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67-70. |
[11] |
程民治. 试论"普朗克原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61-63. |
[12] |
陈世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前沿在教学中渗透的几点建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55-56. |
[13] |
程民治. 物理学中的科学争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8-70. |
[14] |
沈亦红. 现代物理知识学习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57-57. |
[15] |
张猛. 中学物理教师与现代物理知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45-4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