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Vol. 4 Issue (01): 27-29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受控核聚变——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之五)
朱士尧
 全文: PDF (395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五、如何达到点火温度核聚变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设法把等离子体的温度提高到10keV以上.这是实现聚变点火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主要的加热手段包括欧姆加热,高能中性粒子束注入加热,大功率射频波加热,绝热压缩加热和α粒子加热等.1.欧姆加热的原理及其局限性众所周知,等离子体是良导体,但具有一定的电阻,一旦有电流通过,因电阻效应而得到了加热.按照欧姆定律,其加热功率密度表示为:P=ηj2,式中η是等离子体电阻率,可表示为η=2.8×10-8/T(?)(欧姆米),其中电子温度T?以keV为单位.这个简单表达式是假定采用氢等离子体、其密度为1020m-3情况下代入著名的斯必泽公式得到的.从上式中可知,随着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不断升高,其电阻率急剧下降,由此引起欧姆加热的功率密度急剧下降.这说明欧姆加热这种方式有局限性.我们知道,所有托卡马克的等离子体最初都由环向的等离子体电流提供欧姆加热.但经过计算表明,仅依靠欧姆加热,其电子温度至多加热到1.5keV左右.为使等离子体达到10keV以上的聚变点火温度,必须在欧姆加热的基础上采用等离子体辅助加热.目前获得成功并受到广泛重视的辅助加热手段有高能中性粒子束注入法和射频波共振吸收法.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朱士尧
关键词等离子体   欧姆加热   朗道阻尼   受控核聚变   阿尔芬波   中性粒子束   共振加热   前沿领域   射频波   中性束注入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91-08-21;
引用本文:   
朱士尧. 受控核聚变——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之五)[J].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4(01): 27-29.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2, 4(01): 27-29.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高凌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负面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7-10.
[2] 张波. 低温等离子体对材料的表面改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7-40.
[3] 林惠祖. 雷达对抗——等离子体隐身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6-29.
[4] 尹淑慧. 电晕放电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21-22.
[5] 刘小兵. 等离子体与“太阳风”漫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56-58.
[6] 王良,夏磊,唐晓亮,邱高.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工业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40-43.
[7] 江海燕,储德林. 聚变能和受控核聚变研究简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17-18.
[8] 梅云霞,唐晓亮. 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40-43.
[9] 黄振平. 物理学与隐形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56-57.
[10] 高凌云,Thomas Ludlam, Larry McLerran. 我们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了解到了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36-40.
[11] 许梅. 寻找宇宙原初物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1): 69-69.
[12] 周书华. Z加速器上产生了聚变中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23-23.
[13] 陆文庆. 球状闪电与等离子体的约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27-29.
[14] 张云鹏,庞金富. 等离子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31-32.
[15] 施昌勇.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35-38.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