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
清明. 今日中国物理[J]. 现代物理知识, 1992, 4(01): 44-44.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2, 4(01): 44-44.
|
[1] |
刘川. 纪念罗向前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7-67. |
[2]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3] |
李博文. 2005——世界物理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6. |
[4] |
周书华. 为什么宇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不等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7-7. |
[5] |
张良生,李家才. 高能加速器上的试验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26-28. |
[6] |
杨长根. 中微子振荡实验物理与国家地下实验室建设[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21-28. |
[7] |
郭万磊. 中微子物理若干前沿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32-35. |
[8] |
高峰. 新的发现 新的挑战——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发现新粒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18-19. |
[9] |
邢志忠. 夸克之父与《奇异之美》[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69-70. |
[10] |
杨兆华. 量子理论在自然科学中的扩展和对社会科学的影响[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20-22. |
[11] |
童国梁. 加速器的粒子物理实验还有前途吗[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23-27. |
[12] |
何景棠. 自然界存在3种不同类型中微子的实验证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5): 23-25. |
[13] |
郑志鹏,江向东. 重轻子理论的先驱──蔡永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2): 7-9. |
[14] |
严武光. 深切怀念吴健雄教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2): 47-49. |
[15] |
童国梁. 为什么CP破坏对宇宙很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1): 8-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