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80年人们发现了第一种有机超导体,它的临界温度低于1K,而到了1988年,有机材料的最高超导临界温度超过了10K.美国阿贡国立实验室最近报告他们合成了两种新的有机超导体,第一种的临界温度在环境气压下达到11.6K,第二种材料则在3×107帕气压下在12.8K时变为超导. |
|
关键词: 外物
理科
有机超导体
太阳中微子
中微子探测器
美国阿贡国立实验室
悬臂弹簧
吉布斯
新机理
环境气压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0-05-06;
|
引用本文: |
秦宝. 国外物理科普杂志精文提要(六)[J]. 现代物理知识, 1991, 3(02): 25-25.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1, 3(02): 25-25.
|
[1] |
廖湘彧. 形形色色的超导体[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7. |
[2] |
柴立和. 非平衡态统计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19-24. |
[3] |
廖湘彧. 超导简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52-54. |
[4] |
Michael F. Altmann,辛标. 中微子在其他学科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8-12. |
[5] |
张贺,邢志忠. 破解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3-6. |
[6] |
刘佳. 佯谬的功劳[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6-68. |
[7] |
杨长根. 中微子振荡实验物理与国家地下实验室建设[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21-28. |
[8] |
郭万磊. 中微子物理若干前沿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32-35. |
[9] |
王贻芳. 卡姆兰德实验发现反应堆中微子消失[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3-6. |
[10] |
戴闻. 更快、更高、更强——2001年的超导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11-14. |
[11] |
侯吉旋,赵双良,王鑫. 吉布斯佯谬与EPR佯谬[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69-69. |
[12] |
宋黎明,陆埮. 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2): 6-9. |
[13] |
李之.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1): 73-73. |
[14] |
邢志忠. “太阳中微子失踪案和中微子振荡”一文中的若干问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58-59. |
[15] |
周道其. 科学家正在揭开太阳中的微子之谜[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46-4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