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
程义慧. 中国物理学会1991年学术活动计划[J]. 现代物理知识, 1991, 3(03): 29-29.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1, 3(03): 29-29.
|
[1] |
李洪津,邹来智,史延龄. 电阻应变效应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13-14. |
[2] |
高堃. 光子晶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4-36. |
[3]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4] |
刘东华,于勉. 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5-46. |
[5] |
李海,熊万杰,旷卫民.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地位的思考和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7-49. |
[6] |
王良. 半导体低维结构及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8-10. |
[7] |
眭平. 从量子力学到信息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13-16. |
[8] |
俞立先,周蓉娟. 小议演示实验对学生认知建构的意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47-48. |
[9] |
程兆华,祝大军,刘盛纲. 太赫兹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40-44. |
[10] |
王晗. 浅谈远红外技术的应用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29-30. |
[11] |
高堃. 谈谈物理学领域的新兴与交叉学科[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15-16. |
[12] |
李博文. 2005——世界物理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2-6. |
[13] |
庾晋.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照亮人类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43-47. |
[14] |
林秀华. 崛起的新一代固体光源LED[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6): 47-48. |
[15] |
王云秀,周培. 激光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44-4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