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1991, Vol. 3 Issue (06): 17-17    DOI:
论文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双手掰开“原子弹”
林凤生
 全文: PDF (141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1.1946年5月,在美国基尼岛的原子弹实验室里工作着一位青年科学家,他是加拿大人,名叫斯洛廷.2.斯洛廷的工作十分危险.他用手工操作两块半球状的铀块,使它们衔合起来,然后密切观察发生的现象.当它们恰好达到链式反应的临界点时,立即把两个半球分开.当时设备十分简陋,操作工具只是两把螺丝刀.3.一次他偶而失手,螺丝刀滑掉了.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林凤生
关键词原子弹   螺丝刀   铀块   滑掉   临界质量   链式反应   密切观察   会穴   操作工具   青年科学家     
Abstract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90-03-19;
引用本文:   
林凤生. 双手掰开“原子弹”[J]. 现代物理知识, 1991, 3(06): 17-17.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1, 3(06): 17-17.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1] 侯明东.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回顾与反思[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56-60.
[2] 柴天虎.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64-68.
[3] 储德林,江海燕,张强华. 导弹克星——粒子束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2): 38-39.
[4] 张跃,汉斯A.贝特. 德国的铀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5): 67-68.
[5] 宋世榕. 海森伯1941年向玻尔讲了什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4): 64-65.
[6] 奇云.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60-62.
[7] 侯明东. 对“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一文的一点看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6): 66-66.
[8] 周道其. “通古斯陨星”撞击地球几率有多大[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71-71.
[9] 李滚,蔡成林,袁海波. 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9-51.
[10] 梁颖亮,郇战,王斌科. 物理教学必须与现代物理知识及其发展动态相结合[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6): 43-44.
[11] 毛颖,刘文俊. 通向洛斯阿拉莫斯之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49-52.
[12] 赵小青. “文化模式”的教学实践[J]. 现代物理知识, 2000, 12(05): 29-30.
[13] 马守田. 具有“特定功能”的第三代核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6): 6-7.
[14] 陆埮. 吴健雄的主要科学贡献——为纪念吴健雄逝世一周年而作[J]. 现代物理知识, 1998, 10(02): 43-44.
[15] 郑绍唐. 为核武器的突破与发展殚精竭虑——祝贺于敏院士七十寿诞[J]. 现代物理知识, 1996, 8(05): 41-44.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