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传说16世纪末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过一个简单实验:从比萨斜塔上让一颗铅球和一颗木球同时下落,证明不同的质量同时到达地面.而今,两位斯坦福物理学家C.W.弗朗西斯·埃弗里特和保罗·沃尔登建议对这一原理(现在人们熟知的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等价)进行验证,并宣称他们的实验精度为伽利略的1014倍. |
|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等价原理
木球
比萨斜塔
伽利略
引力质量
同时到达
意大利科学家
惯性质量
弗朗西斯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90-08-05;
|
引用本文: |
郑惕荣. 验证爱因斯坦是对还是错?[J]. 现代物理知识, 1991, 3(06): 22-22.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1991, 3(06): 22-22.
|
[1] |
卢昌海. 太阳的故事——地心说 vs 日心说[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20-23. |
[2] |
萧如珀,杨信男. 爱因斯坦奠定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基础[J]. 现代物理知识, 2010, 22(5): 70-71. |
[3] |
. 空间时间、引力和宇宙理论正在经历变革[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6. |
[4] |
杨永超,侯新杰. 相对论的先驱——马赫[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0-62. |
[5]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3-8. |
[6]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7] |
梁红,史建华. 望远镜轶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5-56. |
[8] |
周长春. 漫谈两个基本假设与相对论时空观[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7-60. |
[9] |
郭汉英. 惯性原理及其宇宙起源(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3-9. |
[10] |
方玉田,邢永忠,张其林. 物理实在的演化[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7-59. |
[11] |
刘晓燕. 百年回顾——纪念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4-65. |
[12] |
闫晓星,王洪鹏. 殊途同归的光本性之争[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8-70. |
[13] |
程民治. 物理学与宗教[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64-67. |
[14] |
王骁勇. 物理学大师与音乐的不解之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57-60. |
[15] |
程民治,汪业群. 物理文化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63-6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