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中子反应堆与核电 |
陈献武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518028 |
|
|
摘要 一、 前言
1939 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发现了重核的自发裂变,从此开始了原子能时代的新纪元。这个发现证实了核裂变伴随着大量能量释放的预言,此后又发现每个原子核裂变会放出几个中子。使得自持链式反应成为可能。如235U 吸收一个中子后,铀核的激发能增高而变得极不稳定,很快裂变成几个碎片,以碎片动能的方式放出能量。核裂变除放出碎片外,还放出2~3 个中子,例如235U 平均放出2.43 个中子,239Pu 平均放出2.92 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中至少有一个中子去轰击铀核或钚核,就实现了所谓的自持链式反应。 |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 words: |
|
作者简介: 陈献武,196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反应堆工程专业,1965~1986 年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从事核动力屏蔽物理设计;1986~ 2001 年在中广核运营公司工作,职称: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曾任处长、处长顾问、驻欧总代表等职。现为中广核工程公司设备成套中心专家组成员。 |
引用本文: |
. 热中子反应堆与核电[J]. 现代物理知识, 2011, 23(3): 23-36.
|
|
|
|
. [J]. Modern Physics, 2011, 23(3): 23-3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