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16, Vol. 28 Issue (1): 3-10    DOI:
中国散裂中子源专题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Next Articles  
中国散裂中子源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00049
 全文: PDF (702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一,和质子一起组成氢之外其他元素的原子核。1932年,查德威克(J. Chadwick)用α粒子轰击铍,发现从铍放出的射线是一种质量跟质子差不多的不带电的粒子,命名为中子。1935年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的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6年米切尔(P. Mitchell)和鲍尔斯(P. Powers)采用镭、铍不稳定热中子源在实验上定性地证明了中子的衍射特性。1944年费米(E. Fermi)和津恩(H. Zinn)使用Argone CP-3堆引出的热中子,进行镜反射实验,实验结果明显地与中子的波动性而不是粒子性相关;中子的波长和散射截面与X光相当,这是中子光学的开端。其后陆续证明,所有用光及X光产生的经典光学现象都可用中子进行。1945年之后,随着核反应堆技术的进步,可以在很窄的能量范围内得到充分数量的中子,中子衍射才成为固体和液体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因中子不带电,不存在库仑势垒的阻挡,穿透力很强,几乎任何能量的中子同任何核素都能发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低能中子的反应起更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子是电中性粒子,但是中子具有-1.91304275μN(μN是磁矩的单位,称为核磁子)的磁矩。中子的磁矩使得中子能与原子磁矩发生电磁相互作用。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陈和生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引用本文:   
陈和生. 中国散裂中子源[J]. 现代物理知识, 2016, 28(1): 3-10.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16, 28(1): 3-10.
 
没有本文参考文献
没有找到本文相关文献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