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荷与自旋的联姻:磁性半导体 |
王海龙1,2, 赵建华1,2 |
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科学与技术学院 100049 |
|
|
摘要 上古时代,人类祖先就见识了电闪雷鸣带来的感官震撼,而摩擦起电和静电积累现象则不断激励人们去接近直至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从富兰克林风筝引电证明闪电与静电无异,到库仑提出平方反比定律指出电力与引力同形,标志着人类开始摆脱对电的原始崇拜与畏惧,迈进了电学研究的科学时代;从伏特制造电池提供连续高强度电流,到欧姆定律问世给电路设计带来巨大便利,意味着人类凭借过人的天赋,麦克斯韦更是洞察到了位移电流的隐秘存在,将电与磁的奥秘永远地写入了惊世骇俗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中,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激励后人孜孜不倦的找寻。直到1888年,赫兹十年磨一剑,终于在他密不透光的实验室中观察到由电磁波激荡而出的跳跃火花,向世人揭示了光的电磁波本质,为无线电通信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开启了大门。学会了主动利用和创造,电学研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样的时空里,磁学现象亦早早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惊喜——华夏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学会利用磁石制造司南,据传在炎黄大军征战四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名于世。电和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奥斯特、安培和法拉第等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中被揭开了"一体两面"的神秘面纱。随后,凭借过人的天赋,麦克斯韦更是洞察到了位移电流的隐秘存在,将电与磁的奥秘永远地写入了惊世骇俗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中,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激励后人孜孜不倦的找寻。直到1888年,赫兹十年磨一剑,终于在他密不透光的实验室中观察到由电磁波激荡而出的跳跃火花,向世人揭示了光的电磁波本质,为无线电通信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 words: |
|
引用本文: |
. 电荷与自旋的联姻:磁性半导体[J]. 现代物理知识, 2019, 31(1): 11-16.
|
|
|
|
. [J]. Modern Physics, 2019, 31(1): 11-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