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2019, Vol. 31 Issue (2): 23-27    DOI:
LHAASO和宇宙线专题 最新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Previous Articles  |  Next Articles  
高能中微子与宇宙线的多信使研究
王祥玉, 薛瑞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210023
 全文: PDF (4043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 宇宙线是来自地球之外的高能带电粒子,约99%为原子核,1%为电子。此外,在传播过程中,宇宙线通过与星际介质作用,产生少量次级核子及反质子、正电子等次级宇宙线粒子。宇宙线的发现始于1912年,迄今为止观测到的宇宙线粒子的最高能量已达到3×1020电子伏特,是最大的粒子加速器LHC (large hadron collider)所能加速粒子能量的千万倍。但宇宙线的起源至今仍是未知之谜。近些年研究表明,高能宇宙线应来自于宇宙中的天体,因而宇宙线研究属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的交叉学科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引用本文:   
. 高能中微子与宇宙线的多信使研究[J]. 现代物理知识, 2019, 31(2): 23-27.
. [J]. Modern Physics, 2019, 31(2): 23-27.
 
[1] 胡红波、王祥玉、刘四明,超高能宇宙线从何而来? 科学通报, 2018, 63
[2] 柳若愚, 王祥玉, 张冰. 河外极高能宇宙线的起源.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5, 45:119507
[3] IceCube Collaboration, Aartsen M G, Abbasi R, Abdou Y, et al. Evidence for high-energy extraterrestrial neutrinos at the IceCube detector. Science, 2013, 342:6161
[4] ④ Halzen, F., Nature Physics volume 13, pages 232-238(2017)
[5] ⑤ IceCube Collaboration, Aartsen, M. G.,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Volume 805, Issue 1, article id. L5, 7 pp. (2015).
[6] IceCube Collaboration, Aartsen, M. G., Abraham, K., Ackermann, M., et al. 2017, ApJ, 835, 45
[7] IceCube Collaboration, Aartsen, M. G., Ackermann, M., et al. 2018, Science, 361, eaat1378
[8] IceCube Collaboration, Aartsen, M. G., Ackermann, M., et al. 2018, Science, 361, 147
没有找到本文相关文献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