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次规划讨论会,对近几十年来我国宇宙线相关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次讨论会也标志着,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理论和学科发展思想的积累,在新中国成立28年后,高能天体物理(当时称宇宙线天体物理)观测在中国正式起步。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 words :
引用本文:
卢方军. 从球载实验到慧眼卫星[J]. 现代物理知识, 2021, 33(2): 4-11.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21, 33(2): 4-11.
[1]
马宇蒨、况浩怀, 我国宇宙线物理研究六十年, 物理, 2013, 42, 23
[2]
李惕碚, 宇宙射线与天体物理, 科学通报, 1973, 18, 97
[3]
宇宙线规划讨论会, 1977, (高能所电子档案编号:A006-00185)
[4]
戴长江、吴枚、马宇蒨、陆柱国等, 空间硬 X 射线望远镜 HAPI-1及其低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观测, 天体物理学报, 1987, 7, 140
[5]
马宇蒨、李光华、张承模、钱跃民等, 天鹅座 X-1硬 X射线的能量谱, 天体物理学报, 1989, 9, 289
[6]
胡文瑞等著, 中国空间科学进展(文集),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5,P41-49
[7]
Zhuguo Lu(陆柱国)、Jianzhong Wang(王建中)、Yanguo Li(李延国)、Peiruo Shen(沈培若) et al., Hard X-ray Imaging with a slat collimated telescope, 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al Research A, 1995, 362, 551
[8]
Li, T.P.(李惕碚) & Wu, M.(吴枚), Gamma-Ray Emission in MeV——GeV Region from Cygnus X-3, ApJ, 1989, 346, 391
[9]
李惕碚、吴枚, 40-50MeV 能区的银河γ射线源, 天文学报, 1990,31卷, 第 4期, 390
[10]
李惕碚、吴枚, 高能天文中成像和解谱的直接方法, 天体物理学报, 1993, 13, 215
[11]
Li, Tipei & Wu, Mei, Reconstruction of objects by direct demodulation, Ap&SS, 1994, 215, 213
[12]
李惕碚、吴枚、陆柱国、王建中等, 调制成像γ射线望远镜, 天文学报, 1994, 35, 105
[13]
李惕碚、李启斌, 空间高能 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中国天文学九十年代大型科学项目" 建议书, 1994.5
[14]
陆柱国、吴开林等, 空间高能 X射线调制望远镜方案可行性论证报告, 1995.5
[15]
王焕玉、马宇倩、张承模、徐玉朋等, 神舟 2号飞船空间 X射线探测器, 第九届全国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学术会议文集, 2002,P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