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 |
陈森玉1, 赵振堂2 |
1.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00049;
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201210 |
|
1 |
|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同步辐射光源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第四代光源建设阶段,它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了众多前沿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尖端工具。同步辐射光源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广度是其他任何一种科学装置都无法比拟的,受到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高度重视并得以重点发展。目前全世界有50余台同步辐射光源在运行,还有10多台在建造和技术设计中。作为大型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同步辐射光源也已成为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装置和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设施,服务着国家的科技创新需求。饮水思源,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发展从无到有、取得今天的长足进步,与李政道先生高瞻远瞩、从谋划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建设规划之初,就倡导并一直推动和支持中国同步辐射的发展,对中国同步辐射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分不开。 |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 words: |
|
作者简介: 陈森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1981年起从事大科学装置设计、建设和运行40年,曾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副经理和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指挥部总经理、上海光源工程总顾问;赵振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1990年起一直从事加速器大科学装置设计、建设和运行工作,曾任上海光源工程副总经理,现任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总经理。 |
引用本文: |
. 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J]. 现代物理知识, 2021, 33(5-6): 81-89.
|
|
|
|
. [J]. Modern Physics, 2021, 33(5-6): 81-89.
|
[1]
|
陈和生、陈森玉. 2015. 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 现代物理知识,27 (4):59-6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