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走宇宙线发现之旅 |
刘佳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00049 |
|
|
摘要 宇宙线亦称为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带电高能次原子粒子。大约89%的宇宙线是单纯的质子,10%是氦原子核(即α粒子),还有1%是重元素原子核。这些原子核构成宇宙线的99%。电子、γ射线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在那个以人类技术无法加速微观粒子的年代,宇宙线为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提供了唯一的全天候近乎稳定的高能粒子束流。自20世纪30年代起短短的20年里,人们通过宇宙线实验相继发现了正电子、μ子、π介子、K介子及Λ超子、Σ超子等粒子。宇宙线也贡献了三次诺贝尔物理学奖,1936年赫斯因发现宇宙线和安德森利用云室发现正电子而分享诺奖,1950年鲍威尔因核乳胶探测而获得了诺奖,可以说是宇宙线为人们揭开了高能物理大幕的一角。 |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 words: |
|
引用本文: |
刘佳. 重走宇宙线发现之旅[J]. 现代物理知识, 2022, 34(3): 49-53.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22, 34(3): 49-53.
|
[1]
|
① 本刊2022年第2期"中学园地"栏目有专门介绍"国际宇宙日"的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