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74年到1994年,我在高能所宇宙线研究室工作了20年,有幸参与了宇宙线早期发展的一些工作。高能所是我科技生涯的起点和重要阶段,也有一段难以忘怀的工作经历。 |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 words: |
|
引用本文: |
顾逸东. 从高空气球到载人航天[J]. 现代物理知识, 2023, 35(S1): 192-199.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23, 35(S1): 192-199.
|
[1]
|
李惕碚, 顾逸东, 我国的高空科学气球及高能天文观测, 自然杂志, 7(3), 1984.
|
[2]
|
Yidong Gu, Balloon system and balloon borne experiments in Chin, ,5(1) 1985.
|
[3]
|
戴长江、吴枚、马玉倩, 李光华, 范桢子、徐春娴、顾逸东, 张希元、李惕碚, 空间硬X射线望远镜HAPI-1及其对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观测,《天体物理学报》 7(7) 1987, P140-144.
|
[4]
|
Yidong GU etc:《New balloon film development》 AIAA-91-3658-CP.
|
[5]
|
卢方军, 从球载实验到慧眼卫星,《现代物理知识》 2021年第2期.
|
[6]
|
高铭, 赵光恒, 顾逸东, 我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中国科学院院刊》,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5.06.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