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为中学物理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当然也对物理教育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2000年和2001年上海的高考卷中都有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试题,有关于太空背景为黑色的原因的开放性试题,有给材料自拟实行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书。2002年江苏大综合试卷中的第1~3题,根据树的年轮图信息解决一些具体实际问题等。高考试卷含有研究性学习试题,家长和社会对研究性学习就多了一些理解。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其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家长,还有校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可资利用的丰富素材,是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 |
|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课程
研究性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
课题研究
解决问题
选择课题
物理学科
课题选择
重力加速度
心组织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引用本文: |
康良溪. 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50-53.
|
|
|
|
$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5): 50-53.
|
[1] |
程嗣,程首宪. 高考物理中的动力学问题归类和解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52-55. |
[2] |
孙枝莲. 漫谈物理中的类比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2-64. |
[3] |
高弘. 浅谈探究式学习与双主体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49-50. |
[4] |
张德启,邓锦,崔志兰.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3-55. |
[5] |
马予芳,胡亚范. 工科院校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实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49-50. |
[6] |
周珍斐. 物理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55-56. |
[7] |
王德立. 和高三学生谈物理学科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9-51. |
[8] |
邓先金,陈瑜. 关于CAI的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22-23. |
[9] |
赵国俭,耿平. 遵循教育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38-39. |
[10] |
环敏,李汝烯. 合作学习的优势与价值刍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0-42. |
[11] |
潘丽华. 物理学科为什么如此重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4): 69-70. |
[12] |
谷春生. 通向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之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3): 49-51. |
[13] |
刘诚杰. 物理教师的提问技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49-51. |
[14] |
侯新杰,杨新宇. 简单变换 突现实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57-57. |
[15] |
毛多鹭,王欣. 力和能量概念关系的演变及思考[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26-2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