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 |
李正群, 侯本春 |
天津军事交通学院基础部 300161 |
|
|
摘要 反粒子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微观物理研究领域,每个粒子都存在着它的反粒子。据此,人们推测在宏观或宇观世界,应存在着由反质子、反中子和正电子构成的反物质。下面简要介绍反粒子、反物质与反物质武器的有关问题。一、反粒子1928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PaulAdri-enMauriceDirac,1902~1984)提出了一个关于电子运动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理论,建立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 |
|
关键词: 反物质武器
反粒子
反质子
正电子
核武器
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家
狄拉克方程
反电子
粒子物理学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引用本文: |
李正群,侯本春. 反粒子·反物质·反物质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16-17.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3): 16-17.
|
[1] |
韦中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的父子[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64-66. |
[2] |
高堃. 光子晶体及其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34-36. |
[3] |
赵毅. 浅谈SI制中的人文化教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47-48. |
[4] |
杨明. 温伯格致初涉科研学生的四点忠告[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6-67. |
[5] |
司德平. 解读量子围栏[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23-25. |
[6] |
王洪鹏, 闫晓星, 赵海艳. 20世纪20~30年代物理大师中国之行简记[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5): 67-70. |
[7] |
吴佩萱. 最速降线的挑战[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52-54. |
[8] |
唐江凌. 中微子质量之探索[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4): 24-26. |
[9] |
金逊. 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2-33. |
[10] |
何景棠. 权威也会有错误的见解[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66-69. |
[11] |
李良. 探索冥王星的秘密[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23-28. |
[12] |
崔英敏,吕刚. 液晶的历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6. |
[13] |
王长荣. 菲涅耳与波动光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59-62. |
[14] |
赵继军,陈岗,刘树勇. 迈耶夫人[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60-63. |
[15] |
李文胜. 光梳与光钟[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2): 32-3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