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激光雷达在军事及民用中的应用 |
刘成岳1, 陈美霞2 |
1.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物理系 230009;
2. 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610068 |
|
|
摘要 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就提出了激光的理论基础———受激辐射光放大,1960年美国加州休斯实验室的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相干性好以及高亮度、大功率等特点,从而成为科学研究的新手段,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是现代激光技术与传统雷达技术的完美结合,主要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跟踪架及信息处理等部分组成。与传统的微波雷达相比激光雷达具有独特的优点:极高的角、距离、速度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和重量小,这使其在国民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
|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蓝绿激光
巡航导弹
军事
微波雷达
雷达技术
相结合
大气污染监测
探测装置
民用
|
Abstract:
|
Key words: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引用本文: |
刘成岳,陈美霞. 激光雷达在军事及民用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3): 38-39.
|
|
|
|
$author.xingMing_EN,$author.xingMing_EN. [J]. Modern Physics, 2006, 18(03): 38-39.
|
[1] |
李博文. 科普展上的法国展品[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6): 73-73. |
[2] |
环敏,李汝烯. 合作学习的优势与价值刍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6, 18(01): 40-42. |
[3] |
李斌,李玉海. 飞机和导弹的隐身技术浅议[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6): 43-44. |
[4] |
柳树要,何焰蓝. 激光对潜通信原理及发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5): 19-21. |
[5] |
闫夷升,李旗. 传感器技术及其军事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 17(01): 44-46. |
[6] |
叶宁英,林浩山. 神奇的纳米技术与军事革命[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3): 36-38. |
[7] |
王云秀,周培. 激光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4, 16(02): 44-45. |
[8] |
苏小华,王明东,杨晓段. 军事中的夜视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5): 34-35. |
[9] |
孙光东. 微波武器——21世纪的太空武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4): 34-35. |
[10] |
李爱玲,闫夷升. 声纳技术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47-48. |
[11] |
胡祥发. 声波的军事运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 15(03): 51-52. |
[12] |
赵科义,王莹. 纳米技术在未来军事领域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2, 14(04): 26-28. |
[13] |
何景棠. 高能加速器近期的几个大工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23-25. |
[14] |
王保成,张卫华.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与气象探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6): 34-35. |
[15] |
王为奎,唐浩,方延平. 激光技术在引信中的应用[J]. 现代物理知识, 2001, 13(05): 58-58. |
|
|
|
|